索尼衰落真相调查(2):索尼的使命在大贺时代就已经终结 丸山茂雄:如今的索尼经营者缺乏前瞻能力记者:索尼曾经做出像Walkman这样风靡全球的产品,而被日本人认为这是家特别的公...

来源:雪球App,作者: 书生剑客,(https://xueqiu.com/3993902801/112249962)

丸山茂雄:

如今的索尼经营者缺乏前瞻能力记者:索尼曾经做出像Walkman这样风靡全球的产品,而被日本人认为这是家特别的公司。而正因为这样,大家也觉得这家公司似乎会经营得比较困难。

丸山:以前索尼这家公司的困难之处在于,一两个人气产品会极大地动摇公司的收入。但现在的索尼已经涉足电影、音乐、金融等更广泛的业务,热门产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比以前少了。反过来说,现在的索尼比以前厉害多了。

记得以前,索尼成立初始靠开发特丽珑赚钱,后来是Walkman,再后来是CD,接着又有了PlayStation游戏机。不是靠综合实力,而是依赖于不断开发畅销商品来得以生存,我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公司成长起来的。

如今我们已经发展到能摆脱对个别畅销商品的依赖,而存活下去。像索尼这种依靠综合业务来发展的公司,在日本的电机业就是一个异类的存在。

这都多亏了当年大贺还有盛田先生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领导级人物,他们看到了索尼不能只靠一两个热卖的产品来维持生计,而是要像日立制作所那样用综合能力来发展公司,并且不断壮大。那时候大贺先生说过「嗅觉不灵敏的人不行啊」。但不只是平井,大贺以后的索尼经营者们都没有了这种前瞻能力。

霍华德和平井的嗅觉都不算灵敏丸山:嗅觉不灵敏的社长你怎么捧都捧不起来。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索尼20年来的业绩就证明了这点。这可能是索尼的宿命吧。像日立这种以综合能力生存下来的企业,对嗅觉灵敏的社长依赖性并不高。但索尼不一样。

嗅觉灵不灵敏,是经营软件事业的基本能力。索尼虽然是做硬件出身,却拥有更接近做软件一般的性格。

自出井先生于1995年接任社长一职至今,大贺先生从社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已经过了20年的时间。霍华德和平井都是一群嗅觉不灵敏的家伙,他们做了社长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这些嗅觉不灵敏的人,居然享受着「索尼社长」的位子长达20年之久,这不管是多大的企业都要完蛋啊。

索尼今后能改变吗?记者:如果这种嗅觉不灵敏的经营状况继续下去会变成怎么样呢?

丸山:如果说只是以「索尼社长」这个头衔来继续经营下去,基本上不会有所改变。至少他们不会自己请辞的,因为「社长」这个头衔有它的意义存在。

虽然董事会有能力让社长辞职,但目前还是会继续支持现任社长的。因为现在的董事会大多数都是索尼外部的人,而这些人也是享受着索尼董事这个位子而已,并不考虑索尼的未来。继续让平井做社长,自己也能继续在董事会呆着。

现在的社外董事没有那种自己是被股民选出来的责任感。所以只要不发生股民集体诉讼案,这种状况就不会有所改善。

平井被选为社长的原因是英语能力?记者:按照索尼退任者的说法,丸山先生当年将平井提拔为SCE的社长,这成为日后在索尼集团出世的契机。你当时提拔平井为SCE社长的理由是什么呢?

丸山:这事听起来很厉害,其实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因为当时担当法务职位的平井来到了SCE美国这边。SCE美国的美国管理者辞去工作后,没有适合的人选,于是就拜托他了。所以才有了我把平井选拔出来的话。

为什么平井会成为SCE美国的领导人,其中一个原因与SCE美国的组织结构有关。本来SCE美国是索尼美国的直接分公司,而不是SCE的分公司。所以经营的相关报告只会送去索尼美国公司那边,而不是SCE。

但这就不正常了,SCE美国的报告不送到位于东京的SCE总部,那还怎么经营。所以后来就变成了SCE美国向东京SCE总部直接报告了,结果我每周都要跑一趟美国,但是我在索尼集团里面却是珍稀的英语渣(笑)。

所以我就把海归的平井还有会日语的英国人豪斯(现SIE社长)这两个部下带到美国SCE出差了。当时这两人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PS了。

「平井和豪斯的上位多亏了我英语差」记者:就是说不只是平井社长还有豪斯社长也是丸山先生提拔的咯?

丸山:是的,正是这对组合的努力,SCE美国的规矩才做好的。豪斯生长在英国所以没有美国人那么大体型,但是他的英文却是很标准的英文,比美国人还标准,所以他才能和对方对等地交涉。而平井有不输于美国人的体型,能够用美式英语对话。有时候他因为有一种做音乐出身的意识,谈话途中经常就进入到另一种步调里去了,简直就是驾轻就熟。

看着他们俩根本不会被美国人小看的样子,加上美国分公司的顶层干部都很优秀,我想美国业务就交给这两个人好了,至少他们的英语水平不会被看扁。

和预想的一样,两个人都把美国事务管理得很好,而且他们都以经营者的身份成长了。平井继久多良木之后成为SCE社长,还有豪斯都是多亏了我英语差,出差时的翻译还有交接都是他们出世的机遇。

久多良木经常拿我来开玩笑「你不会说英文真没用」,我只能反驳「无路赛,蠢货」。因为这样他们俩后来才成了久多良木的左右手,给了他们一个训练的机会。如果当年不是我英语差,他们现在都不知道在哪个位置了。

让平井做SCE美国领导人的时候,他才30几岁,连在SME课长的经验都没有,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早就逃了。但正如我之前说的,公司创业期间要的不是有多聪明的人,而是有胆量的人。

正因为SCE美国那时正经历创业期,平井他毅然地接下这个担子了。在某种意义上,他可能是个创业期或是乱世的英雄也说不定。

公司和事业都有寿命的记者:为了让平井社长成为一个经营者,丸山社长具体教了平井社长些什么东西呢?

丸山:当时因为每个星期出差的时候都要与美国工作人员交涉,所以都会与平井、豪斯两人作事前说明,为的是翻译中不会因为小问题而耽误。

因此必须让他们掌握东京总部的全体战略以及经营方针,全部刻到脑子里面去。那就是作为经营者所学的东西吧。

从那之后平井就是美国分公司的第一把手,而豪斯就是第三了。再后来平井成为了SCE社长后豪斯再成为社长,一直到现在的SIE了。

所以「平井成为索尼社长」的契机是我把他给提拔上去的,有这样的说法也就不奇怪了。但是索尼的退休人员里面,错以为平井当上索尼社长是我在幕后推动。于是就有人向我抱怨「是你把平井推上这个位置的,全赖你,你快去给他忠告啊」。

记者:对现在索尼的经营状况不满的退休人员多吗?

丸山:刚刚说了索尼因为长期由一些只以「索尼社长」为目的的人去管理,以及一堆保守“优等生”缺乏新元素,才导致索尼变得不行。但是我想那不是索尼失去光辉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和事业都是有寿命的。

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年轻而成长快速。但是,终有一天会迎来它的转折点。然后就是下跌。公司就和人的生命循环一样,那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不管年轻的时候多有活力,到了老年谁不是一个样呢。

大家都知道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世上所有的人都说「公司必须要永远存活下去」,但那是不可能的。公司只剩下一个招牌,看起来像是一直都存活着,但同样的事业是没可能持续下去的。正是因为不能理解这种道理的年轻人很多,才会在公司最好的时候拼命想着进来。没有意识到在公司迎来转折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自己的事业路上直接进入一个下滑的过程。

事业也好产业也好都有枯荣盛衰丸山:公司的事业也好,公司附属的产业也好都有枯荣盛衰,这种环境的变化谁都逃不了。正因为那样,要把旧有的、利益低下的事业抛弃,接着发展新的事业。

企业要长久发展就要改变事业的内容。索尼想要改变就要开更多的分公司去发展新的东西。自己所在的企业如果不做新的东西,那就自己走出来吧。那样的话起码老东家的一些DNA能够被其他公司所继承。

记者:日经商报以前也提到过「公司寿命只有30年」的说法。

丸山:我明白大家都希望索尼能一直保持革新,因为它一直都是电子产业的一颗明星。二战以后索尼是日本的希望之星。上了年纪的人有一种想法「索尼是日本电子技术革新的领头羊,希望它能一直都那么有活力」。这个和一个家庭的构成很像,大家都喜欢父亲,想他长命百岁一直健康一样。我也希望这样,但是父亲还是会老会死的。

人和事业以及公司都一样会老。很多退休人员都抱怨索尼的主心轴已经脱离了电子事业。但由于世界的快速变化,作为索尼曾经的核心电子产业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索尼的巅峰总地来说还是大贺先生担任社长的那段时期吧。

「出井并没有学到GE的本质」记者:的确,人和企业一样都是有寿命的。但是也有像美国的通用(GE)还有日立制作所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司。他们也曾有过低谷,后来不都恢复过来了吗?

丸山:但是现在的GE和以前的GE骨子里面不是已经不一样了吗?他们曾经涉及金融,如今又回到制造业了。GE以家电发迹,随后在金融业吃了大亏,后来卖掉家电业务,随后扩大公司基础建设业务,以制造融合IT才形成了今天的GE。

GE只是保持着公司名,但是业务已经完全改变了,GE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说起来出井标榜着要学习GE,但我想他应该没学到本质上的部分吧。随着大贺的时代过去,索尼也走上了下坡路。但谁也没有想要把旧有的索尼结构给破坏掉,然后诞生出新的索尼。就连强势的久夛良木都没有做到那一步。

曾经出现过「要把过去的索尼颠覆掉」的大胆人才,但可惜没被选上索尼的领导层。大贺先生从社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索尼的销售额已经达到5兆日元,所以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要守住。

既要守住已有的东西,又要一边尝试新的挑战,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企业变得保守了,有新想法的人就不得不选择跳出这种顽固的企业,自己去开办新的公司。剩下来的就是些保守、官僚主义的人,公司渐渐地就不能改变了。

「大贺先生如果还在的话会放弃电子产业转向娱乐事业吧」丸山:企业的历史越是长久,社长的地位就越是低下,那是因为要给下任的社长铺路。如果不那样做的话当公司到了需要去改革的时候,就很难做到破釜沉舟、上下一心地把旧有的东西破坏掉。那种时候把引领公司改革的经营者叫中兴之主。但在大多数日本企业里,如果在公司还算过得去的时候实行大胆的改革就会招致强烈的抵抗。比如有「明明公司还过得去,为什么要去改革」这类的想法,根本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改革。到最后只能公开表示还会继续沿用前社长的路线,而沦为众人眼中的蠢蛋社长了。

如果大贺先生还在的话,应该会察觉到「电子索尼」的寿命,而强化娱乐路线吧。现在索尼的路线应该已经过了最合适的转折点了。

注重设计的同时对电子事业也极为敏感的大贺先生,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娱乐和软件才是他的真本领。以电子事业结合CD,然后把音像制品一体化。到后来收购哥伦比亚电影、音乐公司,并建立起游戏大国PlayStation。这都是大贺先生所建立的伟大功绩。

「我们要把索尼总部给吞并掉」记者:硬件达人久夛良木先生和软件达人丸山先生,两人组合在一起的话不是能做到颠覆现有索尼集团的结构框架,而诞生出新生的索尼吗?

丸山:如果说SCE能变得比索尼还要大,大到能够吞并索尼母公司,我们还真的会这么做。因为以前和久夛良木喝酒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要把SCE做大,然后把索尼的母公司给吸收掉」。当时伊庭先生也在,他就一边听一边偷笑。是不是认真的先不谈,但我们就是用那种气魄去经营SCE和开发PlayStation的。

假如PlayStation 3的Cell处理器能够成功,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变得热闹起来,随后半导体产业的历史也会改写。这一雄心壮志的想法诞生于PlayStation 2开卖以前,那时候就已经在构想PlayStation 3的硬件还有外观了。

当时我们说了「Cell成功的话那将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能合并索尼,到那时就不是品川(索尼总部所在地)而是青山(SCE总部所在地)的时代了」这样的话。如果真能变成那样,就能破坏既有的路线,然后以娱乐还有软件为中心了。

但是人真的是不可思议的生物啊。从那之后久夛良木就变成只以成为索尼社长为目标了,我想怎么和你说的不一样了。不是说了要把SCE壮大并把索尼吸收掉,然后成为站在顶点的人吗?怎么会变成放弃吸收索尼,而成为索尼社长呢。

我想他是有各种人生计划的吧。如果是我的话,我希望久夛良木能在SCE继续高歌猛进,然后把目光瞄准停滞不前的索尼总部。正因为他是SCE的创业者,所以才不用在意「过气的索尼总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SCE经营得更大。当时我们还大胆地说,要开创「新生代的索尼」,让大家搞不清创业者究竟是盛田、井深,还是久夛良木。那时的我们就有这样的机会。

「给索尼来个安乐死吧」记者:到最后还是没抓住让索尼重生的机会,而进入长期低迷了……

丸山:原来索尼的辻野晃一郎(曾任索尼VAIO、电视、家庭影音等业务负责人。离开索尼后担任谷歌日本分公司社长)说过一个很刺人的话,「索尼这家公司已经是高龄化了,把投资回收后就让它结束吧。让日本人知道索尼的社会使命已经完结,让索尼安静地去吧」。

我个人觉得,这个分析非常正确。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索尼的使命在大贺时代就已经终结了。这不很好嘛。日本人所熟知的那个充满光辉的索尼公司,在大贺时代后就已经不存在了。正确地说,公司这个躯壳还在,但核心已经完结。这种公司,创业时期所赋予的使命已经消失了。

「让大人也能捧在手上并感受到快乐」,这样的索尼产品应该就只剩下PlayStation这最后一个了吧,在这之后索尼应该拿不出像PlayStation那样有趣的东西了。因为自PlayStation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20余年。这20年里索尼又拿出过什么呢?既没有开发出新的产品及品牌,却连VIAO都卖了,把世人都知道的品牌都卖掉后索尼还剩什么呢?

「索尼放弃AIBO的销售与开发让我彻底怒了」记者:现在不是有股机械人、人工智能热潮吗,以前索尼在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先驱,而且率先商品化并投放到市场中去了。

丸山:在这个受电视、智能手机等日常化数码商品所支配的时代里,索尼要继续走开发高级硬件这条路,我想突破口也就只有AIBO(索尼在1999年发售的机械狗)这类产品了。索尼决定终止AIBO的销售与开发的时候,我就和索尼经营层的人干上了。AIBO被终止开发真的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AIBO是娱乐协同性很大的产品。我相信在数码电器领域中国和韩国开始崛起的情况下,索尼在消费电子这方面还能保持竞争力的就只有机器人这一块。而选择放弃它,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霍华德和中钵良治(前索尼社长)先生并没有理解这一趋势,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前瞻能力吧。

AIBO的本质是AI(人工智能),而为其驱动的是机电一体化。当时AI这个词还没被广泛应用。AI作为软件的结晶成果,今后将会成为硬件的头脑,是理应不断强化的。以机器人作为驱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像数码家电那样能够轻易被模仿,因为那是需要磨合的。日本的电机产业应该把握住这一机会。因为同样的,谷歌等美国企业也在进行该领域的开发。

如果能尽早实现AI和厂商的联动并开发出成熟的商品化机器人,那么还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但是索尼却选择了和中国还有韩国这种低成本的国家竞争。索尼公布要终止AIBO项目的时候,我当时就感叹「哎,索尼真是要完了」。

所以,我就毫无迷恋地离开索尼集团,然后把持有的全部索尼股票都卖出去了。

数码家电的世界是很恐怖的,因为随时都可能发生逆转,所以要在这一残酷的战场上持续督导、战斗下去需要很大的觉悟。这是当年「索尼PlayStation打败任天堂了」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

关于SCE与PlayStation大飞跃这件事,我当时接受了很多的采访,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一种胜利的自豪感。虽然媒体都要求我给出一些高姿态的发言,但想了一想,那个席卷游戏世界的任天堂,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被SCE的PlayStation给扳倒了。怎么想都太顺利了吧。

后来冷静地想了一下,如果当时也出现像SCE这样崭新的势力,那么SCE说不定也会落得像任天堂那样的悲剧,所以采访的时候我一直强调「会谦虚地做好下一手准备」。这就是我在1996年、1997年那时候的想法。

$苹果(AAPL)$ $索尼(SNE)$ $谷歌C(GOOG)$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历届世界杯_世界杯篮球 - cnfz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